回望歷史,是為了昭示未來。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國家博物館參觀大型展覽《復興之路》時,首次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此後,壹個屹立於世界東方的古老民族又壹次踏上了加速振興之途。 正當人們深切呼喚中華古老文明,民族復興呼喚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從傳統文化深厚積澱中重鑄之時,在江南紹興古城之中,有壹位名叫秦同千的逐夢者,歷盡艱辛,百折不撓,以雖九死而不悔的堅強意誌,在中國古建築文化保護傳承領域,苦苦追尋探索實現民族復興的文化根基和價值支撐。耗盡全部財力與心智,在華夏大地發起壹場中國古建築及其文化的拯救行動,與時間賽跑羽化新生,創立中國古建築文化保護傳承的“品臻樣本”,走出了壹條獨具特色的中國古建築文化保護傳承的“活態保護”之路。這位中國傳統文化的追夢人,用其保護傳承古建文化的生動實踐再壹次證明,中華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沈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涵養;中華民族創造了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也壹定能夠創造出中華文化新的輝煌。復刻家具訂製 留住文化根脈,守住民族之魂。軟實力中揚國威,復興路上好揚帆…… 文化傳承:炎黃子孫薪火相傳的歷史使命 使命感是沈重的。 穿越華夏數千年的建築瑰寶,走進華夏悠久的古建築文化,秦同千無時不刻不感到自己肩頭的沈重。 如果說,當年的朱啟鈐先生創辦了“營造學社”,而後才有了留美歸國學生梁思成、林徽因等的加入,他們發起對中國古建築的調查,發現了最早的木結構古建築山西五臺山的佛光寺、南禪寺,開創了具有中國現代科學意義的古建築保護事業。而當代紹興上虞人士秦同千出於對古建築及其文化的熱愛,誌在窮畢生之心力,奮起保護傳承古建文化。復刻家具家飾 秦同千出生在1963年10月,正好遇上中國困難時期。家鄉在杭州灣畔,童年的記憶仿佛只有饑餓。他從小喜歡語文和歷史,喜歡自己家的老房子和有雕花圖案的老家具。那些《山海經》中的傳說故事、歷史書裏的英雄人物、家族興衰的雲煙,都讓他念念不忘,這大概就是他敬畏祖先與中國傳統文化結緣的啟蒙點吧。 也許,是苦難鍛造了秦同千堅毅不拔、百折不撓的性格。初中畢業,他放棄了繼續念高中或中專的念頭。因為這個時候對他來說,當務之急是盡快掙到錢,為雙親減輕生活負擔,為兄弟創造成才機會。小小少年離家到最近的大城市上海打工,成為了壹名最基層的從事景觀工程的打工仔。他打工的地方所謂森林公園的前身原來曾是壹個苗圃,他睡在養豬場,鋪上幹稻草和草席就是床了。他每天能挑幾立方土,壓得直不起腰。大上海高樓林立,擡頭看不到太陽,外灘的建築群特別好看,可他真正領略上海的繁華,站在南京路和外灘的人群中,已是第二年的事了。 若幹年後,他才知曉,這之前的所有奮鬥,原來只為了壹個人生目標:中國古建築文化的保護與傳承。 秦同千的中國古建築保護事業起源於他所從事的園林綠化工程,他在江南偏僻山區農村找尋用於園林綠化價格便宜的樹種。這期間,他接觸到了年少時念念不忘的東西——古村落、古建築、古家具、古花窗,每壹樣都讓他流連忘返,甚至忘記此行的初衷。 通過奮鬥,他終於有了壹些余錢,可以投入到自己真正的愛好中去。從此每次出遠門成了他最開心的事情,他幾乎把所有通過園林綠化工程掙來的錢都用來購買這些破舊零散的老東西,走上了壹條被稱為“收破爛”的道路。 秦同千下定決心走中國古建築文化保護傳承之路,是源於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的壹次震撼。那壹天他第壹次來到浙江慈溪天元鎮古家具集散市場,看到大批古舊家具被裝進壹個個集裝箱出口國外,當時就大吃壹驚,感覺老祖宗的東西怎麽就這樣被賤賣、被肢解拆散,難道他們真的就壹文不值了嗎?難道再也沒有中國人需要他們了嗎? 壹個炎黃子孫的心被深深的刺痛了! 不久後的壹次工作機會,他偶然來到上海大眾汽車公司的壹位德國老總家裏,驚訝地發現房間裏的擺設竟然都是中國的老式家具物件,奇妙的是,這些舊東西經過老外的“捯飭”,煥發出別樣的魅力,完全不是我們平時厭棄的舊樣貌。這對秦同千啟發很大,對日後他走上古家具、古建築的收藏修復之路,可以說是個裏程碑式的事件。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老百姓急於要擺脫原有的貧困,於是有大量古建築被破壞拆毀,浙江安徽壹帶農村,經常有成片的數百年歷史的建築被主人拆掉,成為壹片瓦礫。拆下來的舊木料、構件等按堆論斤地賣。這樣令人痛心疾首的事情每天都在發生。尤其當聽到國外有整體復原的中國古建築時,秦同千再也坐不住了,像“著魔”壹樣,只要聽說哪裏有老房子被拆的消息,總是想辦法第壹時間趕過去,縱然舉債也要將其買下保護起來。 在秦同千看來,這些散落在阡陌山路的祖先痕跡,是岌岌可危的歷史見證,更是傷花怒放的時光碎片,壹磚壹石、壹窗壹瓦、壹檻壹柱,每個角落都布滿歲月塵埃,它們拘僂在自然的風吹雨打中,默默冷對人們棄如敝履。這些老房子是承載中國人共同情感和記憶源頭的生活容器,當它們以壹副鄉土家園日漸式微的傷感景象滲入人們的眼簾時,壹扇扇破敗的門窗仿佛壹張張空洞的嘴,無力訴說傳承文明在時代喧囂中沈默雕零的絕望。 文化傳承,是炎黃子孫薪火相傳的歷史使命啊! 不知有多少個撕心裂肺的夜晚,秦同千仰望星空徹夜難眠,眼在流淚,心在淌血,我們的祖先,曾經有那麽輝煌的文化,豈能眼看她隕落得七零八碎?誰來接棒復興中國傳統經典文化?作為炎黃子孫的壹員,不能沒有使命感啊!中國迫切需要有誌之士,拯救這些古老的生命於水火無知,給她們壹片安身立命的場所。給中國古建壹片生機,願子孫後代還能在祖先的屋檐下繁衍生息。 可是,華夏之子秦同千能完成如此沈重的歷史使命嗎?他的古建築文化保護傳承之旅能到達勝利的彼岸嗎? 歷史,在聆聽回音;世界,在等待答案…… 砥礪前行:與時間賽跑的拯救行動 風雨兼程三十載。 歷盡艱辛為古建,踏平坎坷成大道。與時間賽跑的秦同千從來停不下中國古建築文化搶救保護的腳步。 剛剛進入新世紀的壹天,秦同千得知安徽歙縣有壹套老房子即將被損毀,他便帶人立即出發驅車前往事發地。誰知,汽車在盤山公路的懸崖上懸空拋錨,險些丟掉性命。山路難走,只好棄車步行,當他們翻山越嶺終於看到山坳裏的那片老房子時,懸在嗓子眼的那顆心才重新回到肚裏。這幢老屋已有4成倒塌,住戶早已搬離,主人正準備拆掉門窗運到外地變賣。秦同千出高價將其收購,讓專業人員拍照存檔,量尺繪圖,精心編號,而後請民工壹根根木料搬運至山下,壹切料理停當之後,才發現已是次日淩晨壹點鐘了,中飯和晚飯都沒顧上吃。 2007年,秦同千在浙江淳安縣發現壹座精美絕倫的雕花樓,當時六成柱子已經腐爛坍塌,靠毛竹臨時支撐著,像壹個風燭殘年的老人,隨時都可能倒下。房主人拉住秦同千的手動情地說:“這房子妳收走修好復建起來是壹件積德的事情啊!”秦同千流淚了,當即決定出資收購將其修復重建。誰料,因為房屋損毀嚴重,上去拆瓦的民工掉落下來,送醫救治,花費了大量時間與財力…… 安徽、江蘇、浙江、福建、江西……年年歲歲,哪裏有即將被拆毀的老房子,哪裏就會出現秦同千的身影。山山水水,村村寨寨,都留下了秦同千“踩地皮”的腳印…… 收藏古建築需要有專門的地方保存。為此,秦同千幾經周折,最早是在上海寶山區大場苗圃搭建倉庫,後來,又在家鄉上虞租了壹塊工廠內的閑置工地搭建更大的庫房,將上海的所有藏品,磚頭瓦片石板石墩木柱牛腿月梁等全部搬遷過去。隨著藏品數量的增多,又不得不在上虞嵩壩漳訂村租用了壹個廢棄的占地60畝的部隊倉庫,在上虞的章鎮租用壹所廢棄的中學。連年不停地搬運真是勞神傷財,運費、保管費、人工費、搬運工程中的藏品損耗,價值無法估算,僅倉庫租賃和倉庫改造就花費2500萬元。 保護古建築的操心程度,非常人所能承受。聘請專人看管、防火、防潮、防腐、防白蟻,不敢有絲毫怠慢。秦同千聘請專門防白蟻的機構,每月兩次上門防治。同時,堆放木頭的倉庫,每年要翻動兩次,否則木頭長期堆放會發黴。所以這幾百幢老房子這樣折騰來折騰去,真是傷筋動骨,傷透了腦筋。家人反對,很多親朋好友都覺得不值,說老房子就像個無底洞,無論妳在其它地方掙多少錢都不夠填補這裏。但對於秦同千來說,老房子就像他的孩子,又怎麽會對它們計算養育成本?要求它們帶來物質回報?他唯恐輕慢了它們,對不起它們,守護古建築就是他的責任,難以割舍。 面對癡心不改的秦同千,家人們真是欲哭無淚啊! 十年前,在浙江發現的壹幢清代雕花古樓,看第壹眼便怦然心動將其買下。近年,經常有收藏家表達開出數十倍於原價的數字購買,壹名北京客商甚至開出幾千萬天價,秦同千不為所動,壹口回絕。近30年間,小到鬥拱,大至宅院,秦同千的收藏壹樣沒有轉讓出售。 保護古建就必須擁有壹支身懷絕技的工匠隊伍,為了使這些殘破不堪,面目全非的古建得到修復重獲新生,秦同千不畏艱險,踏破“鐵鞋”開始了他的“尋才”之旅。在黃山徽州,留下“四顧茅廬”誠請古建測繪大師程世忠的佳話,在秦同千感召之下,起初不願背井離鄉的程世忠率領壹支由70人組成的老工匠隊伍移師紹興。大木匠程武、羅根才,雕花匠厲陽春、厲時標、厲陽君,磚雕匠江越強,方新中,石雕匠張仁……這些來自全國各地對傳統文化懷有敬畏之心,祖上幾代傳承且有工匠精神手藝精湛的民間藝人,個個身懷絕技,燦若群星。 面對滿目瘡痍的建築殘片,像壹道道裸露的傷口,匠人們壹個個輕輕擦拭,細細揣摩,慢慢修復。仿佛回到母親懷抱的嬰兒,這些疲於生存的幹涸生命終於重新得到了愛的洗禮。如果沒有傳統手藝,如果沒有手工匠人們,中國的固有民族姿態將蕩然無存,傲視世界的藝術瑰寶則所剩無幾。只有通過他們的手,建築骸骨才能重新變回血肉之軀! 有誰能夠知曉這些古建保護者勞作的艱辛呢?每天基本都要趴八九個小時,大都變成駝背,手掌中有厚厚老繭,手背傷痕累累;常年在粉塵、高強度環境下工作,導致其衰老速度、受傷頻率都高於其他手工匠人。但願更多人關註手工藝,尊重手工匠人,尊重他們樸實的人生智慧,尊重他們精誠的藝術態度,尊重他們刻苦的勞作精神…… 秦同千的古建文化保護著傳承之舉,得到了許多專家學者的首肯。2001年的壹天,中國古塔專家、上海同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路秉傑見到秦同千,盯看他良久,而後開口問:“妳是哪裏人?” “紹興人”秦同千目光中含著不解回答。 “這就對了,”路秉傑面帶微笑說:“第壹,妳做這件事情是利國利民又積德的事情。第二,這個事情只有像妳這樣有情懷的人才會去做。而且妳是浙江紹興人,是壹個有文化淵源的地方。第三,這件事假如妳想做,會做的相當累相當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