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餐,月子餐外送,月子中心,婦產科
    婦產科   月子中心   坐月子中心   孕婦禁忌   月子餐   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 > 香港當代藝術 尋找歇息的空間

這些年,香港藝文活動蓬勃,藝術中心與展覽場地不斷冒出。配合3月巴塞爾香港藝術展,亞洲協會香港中心和西九文化區M+展亭舉行展覽,以當地藝術家作品,探索在地文化為主,呈現香港當代藝術與大眾流行文化的面貌。藝術,為港人挪出“喘息”的空間。 (香港報道)在面積1106平方公裏,730萬人口的香港,稠密擠逼得讓人喘不過氣。3月下旬采訪巴塞爾香港藝術展時,來到金鐘正義道的“亞洲協會香港中心”,半坡上的殖民地建築,四周蔥郁綠意怡人,乃是港島“綠色地帶”。 台北室內設計公司 這幢建築曾是英殖民地時期域多利軍火庫,壹級歷史建築群大多建於1853年至1924年間,經翻新後成為多功能用途設施,亞洲協會香港中心2012年2月入駐。亞洲協會1956年由約翰·洛克菲勒三世在紐約創立,是非牟利、非政府教育組織,亦是領先的學術平臺,香港中心1990年由恒生銀行名譽董事長利國偉爵士帶領壹班社會領袖創立。 展出“喘息空間”空間設計公司 亞洲協會香港中心為慶祝喬遷至香港賽馬會復修軍火庫五周年,第壹次舉行香港當代藝術展“喘息空間”,11位年輕藝術工作者圍繞都市生活、時事、個人和集體回憶加以創作,免費開放給公眾參觀,壹同思考當下的香港,尋找自我歇息的機會。這是中心開幕至今的第16個展覽。 展覽分戶外委約12件新作及室內11件舊作,由亞洲協會香港中心藝術館館長陳少東策展。陳少東曾籌辦徐冰、奈良美智及莎茲亞·西坎達(Shahzia Sikander)等個展。他在媒體團導覽時指出,綜觀香港地少,能提供戶外創作的地方不多,對藝術家來說,機會難得。 在斑駁的石墻面、根藤蔓延的老樹下,是鄭智禮(32歲)的互動裝置藝術“μm”,妳每按壹下按鈕,裝置內的矽樹脂人偶跟著壓縮,隱喻我們日常生活所承受的外來緊迫;城市裏人與人生活軌道縱橫交錯,彼此之間距離少如微米。不遠處吊著黃頌恩(36歲)的《毛毯》——壹件舊英軍的羊毛毯來回反復拖動,這是人類自幼感到壓力與頹喪時獲得安撫庇護的毛毯。蕭偉恒(31歲)投映裝置《斷裂的天空》取材英殖民地區劃維多利亞城的界石,至今保留六座,創作意念亦來自協會內的界石。 中心天臺視野遼闊,葉梵(33歲)的不銹鋼雕塑《消失的城市52號》融入林立的高樓大廈間,以抽象幾何表達城市衍生的幽閉恐懼特質,人們不斷向上與向外發展時,不小心將自己給圍築起來,心中渴望雕塑上方那壹只風箏。 天臺蔓延的曲折走廊,立著卓思穎(28歲)的探視鏡《……直到我被找到》,由不同大小的玻璃球制成,提供觀賞城市景觀的另壹個視角。最小玻璃球在前後移動下,會反映出正立但朦朧、對倒卻清晰的映像,我們在熟悉與陌生景觀、過去與未來之間漂浮搖蕩,直到我們被找到。室內作品以卓穎嵐的聲光雕塑《貪婪·安靜》,令人印象深刻。每個舊玻璃酒瓶內置有會旋動的塑膠片,敲擊玻璃發出不同的聲頻,噪聲讓人無處可逃,我們是自取滅亡的赴火燈蛾?高倩彤(29歲)霓虹燈裝置《無敵海景》原為柴灣壹個藝術設計節而作,“無敵海景”是香港公認的豪宅標準,也經常出現在地產廣告中以吸引買家,刺激消費欲望與幻想。何兆南(33歲)攝影裝置《防衛與抵抗》以維港海景攝影作品為背景,用“香港制造”磚塊築起圍墻暗喻香港回歸後的景況,自由行政策實行後,大量中國遊客訪港後出現的文化沖突與社會問題。香港西九文化區是全球規模最大的文化建設項目之壹,媒體團受邀出席記者會,現場考察最新進展。這個位於西九龍填海區臨海地段,獲得香港政府巨款註資,集藝術、教育及公共空間於壹身,願景是為香港創造壹個多姿多彩的文化地帶。占地23公頃的公共空間包括西九公園,以及長達兩公裏的海濱長廊,同時設有多個表演場地和M+博物館,制作及上演世界級展覽、演藝節目,以及其他藝文活動。 西九文化區的戲曲中心計劃2018年開張,M+視覺文化博物館大樓2019年底開幕。位於西九公園旁邊,大樓由Herzog & de Meuron設計的M+博物館展示包括20及21世紀來自香港、中國大陸、亞洲,以至全世界的視覺藝術、設計與建築及流動影像,館藏6000件展品,兩成來自香港。首個落成的永久場地是M+展亭去年9月啟用,為M+博物館開幕前展覽場地,節目已排到2018年。 M+展亭正舉行第三個展覽,首個探索流行文化的展覽“曖昧:香港流行文化中的性別演繹”,展出逾90件橫跨1960年代至2016年的作品,重新檢視香港流行文化的八九十年代,探討廣為流行的實驗與創意對現今視覺文化所產生的深遠影響。 展覽策展人之壹、M+博物館香港視覺文化策展人彭綺雲認為,香港演藝圈跨界別的特質可謂行業先驅,集結藝術、設計、時裝、音樂、戲劇、電影及廣告多方面人才,從粵劇至前衛藝術,自然吸取養分。這種創意活力令香港流行文化及電影業取得區域性及國際性的成就。 這個展覽很貼近大眾流行文化,記者有回到青少年成長期的親切感覺。八九十年代香港影視流行文化力量何其強大,新加坡人也深受影響,以致於許多年前第壹次遊香港,感覺自己走在電視劇的街道中般熟悉的刺激。 香港藝人張國榮“跨越97”演唱會穿的紅色高跟鞋是“曖昧:香港流行文化中的性別演繹”展品之壹。(受訪者提供) 展廳展示粵語流行曲教父羅文在1996年告別演唱會上的奢華艷麗孔雀羽毛大衣;巨星張國榮“跨越97”演唱會穿著的紅色高跟鞋,2000年與設計師Jean Paul Gaultier的合作服飾,造型非常前衛;梅艷芳與知名時裝設計師劉培基數十年合作的“百變”造型(包括tomboy、花花公子)演唱會服飾;忽男忽女,梅艷芳愛徒何韻詩的登臺服裝,彰顯舞臺上種種對性別流動的演繹、變裝和華麗等元素,在當時被廣泛認可。1980年代的流行文化可說是大膽且多元的試驗平臺,挑戰主流的男女性別觀,闡釋中性的美學和性別模糊的形象。性別流動、模糊的電影代表包括:關錦鵬的《胭脂扣》及王家衛的《重慶森林》。 流行文化與平面設計關聯緊密,展覽也展出由著名設計師陳幼堅、夏永康、張叔平和又壹山人(黃炳培)的多媒介創作,包括唱片封套設計、《號外》雜誌封面和攝影作品,透過設計思考性別種種。 另壹部分展出M+藏品,檢視流行文化如何成為藝術家及設計師的創作素材。石家豪的香港建築系列,用工筆讓摩天大廈穿上女裝。何倩彤的《吾友烏有》和黃漢明《四個馬拉故事》則以藝術作品向電影致敬。日本波普藝術家田名網敬壹以復雜精密的拼貼創作,拼貼紀錄片、新聞文章與漫畫人物並置,設計出不少獨特的荒誕場景。